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參考政策參考
《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解讀
來源:北京杏林醫療投資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2016/9/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5-11-25
一、文件出臺的背景
近年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在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維護居民健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日益增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人員配備、醫療服務能力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與改善。目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以強基層為重點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為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滿足群眾健康服務需求、改善就診服務體驗,我委在開展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以滿足群眾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居民感受度和服務質量為重點,提出了4個方面17條具體措施,一是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與管理,包括: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絡、發揮社會力量辦醫作用、規范全科醫生執業注冊、改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二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包括:提升社區醫療服務能力、加強與公立醫院上下聯動、落實公共衛生服務、發展中醫藥服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三是轉變服務模式,大力推進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包括:加強簽約醫生團隊建設、推行基層簽約服務、開展便民服務、做好流動人口社區衛生服務、延伸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四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保障與監督管理,包括: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加強信息技術保障、加強政策支持和績效考核。
三、政策要點
(一)針對快速城鎮化進程特點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是在城市新建居住區或舊城改造過程中同步規劃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二是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新建、改擴建過程中,鼓勵與區域內養老機構聯合建設。三是在人口規模較大的縣和縣級市政府所在地,根據服務需要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對現有衛生資源進行結構和功能改造,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四是在推進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因地制宜地同步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五是在城鎮化進程中村委會改居委會后,按有關標準將原村衛生室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撤銷村衛生室。
(二)針對流動人口增多特點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一是加強機構設置。在流動人口密集地區,根據服務人口數量和服務半徑等情況,適當增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二是加強人力配備。將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納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范圍后,根據實際服務人口合理配置衛生技術人員。三是強調服務公平性。流動人口按有關規定與居住地戶籍人口同等享受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四是針對流動人口的特點完善服務內容和形式。重點加強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預防接種、孕產婦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深入流動人口集中區域,以宣講、壁報、發放材料、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其他措施,如簽約服務、錯時服務、轉診服務等也適用于流動人口。
(三)關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吨笇б庖姟访鞔_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的主體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門診部、醫務室等其他承擔初級診療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各地為社會力量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創造條件,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鼓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社會力量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予以補助。
(四)關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一是改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保證服務環境和設施干凈、整潔、舒適、溫馨,體現人文關懷,突出服務特色。二是加強科室設置。重點加強全科醫學和中醫科室建設,可根據群眾需求,發展康復等其他專業科室。三是科學設置床位。以市轄區為單位統籌規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病床規模,病床以護理、康復為主,有條件的可設置臨終關懷、老年養護病床。四是加強與公立醫院上下聯動。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公立醫院之間建立固定協作關系,鼓勵公立醫院醫生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多點執業,以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疾病為切入點,搭建全科醫生與公立醫院?漆t生聯系溝通平臺。
(五)關于社區衛生隊伍建設。一是規范全科醫生執業注冊。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全科醫療(含中醫)工作的臨床醫師,通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取得全科醫學專業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通過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認可的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和崗位培訓,其執業范圍注冊為全科醫學,同時可加注相應類別的其他專業。各地要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現有符合條件人員的注冊變更工作。二是以提高實用技能為重點,社區衛生技術人員每5年累計參加技術培訓時間不少于3個月。
(六)關于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一是推進簽約服務。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有關簽約服務要求。到2020年,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檔案的目標。二是提供便民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適當延長就診時間,鼓勵探索開展分時段預約診療服務,對重點人群開展定期隨訪,大力發展社區護理。三是延伸社區衛生服務功能。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鼓勵向轄區內的機關單位、學校、寫字樓等功能社區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衛生服務。
(七)關于加強信息技術支撐。一是推進使用居民就醫“一卡通”,用活用好電子健康檔案。二是以。▍^、市)為單位,統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進一步整合婦幼保健、計劃生育、預防接種、傳染病報告、嚴重精神障礙等各相關業務系統。三是推動社區衛生信息平臺與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有效對接,促進社區衛生服務與其他社區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愿互助服務有機融合和系統集成。四是加強機構內部信息整合共享,逐步實現預約、掛號、診療、轉診、公共衛生服務以及收費、醫保結算、檢驗和藥品管理等應用功能。五是加強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推動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區域內其他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智能客戶端、即時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醫患互動,改善居民感受,提高服務效能。